所有笔记
01.旋转画面(R)『PS』 02.画不同材质的时候可以把画笔调至不同像素 03.头部是视觉中心,线稿可以加上阴影和高光,提高完成度
1.线稿颜色太深,会显得很死 2.线稿画得浅,有利于上色,融合更好 3.PS 画笔设置——传递——控制压力 ※※※※※※4.视觉中心(头部)线稿较重,次要部分,下半身浅一点 (举例) (不要让次要部分抢了主要部分,主次分明关系在绘画中都应该注意)※※※※※ 5.整体线稿有轻重,单条线也有深浅变化
1.替换和组合 不同整体的特征 2.造型变换 先拆分区域,各个区域拉伸压缩变形 3.造型替换 内部纹样,整体造型 4.造型组合 拆分区域,打散,重新组合 5.练习思路 提取素材 替换素材 造型变化 造型组合
1.隐藏图层:点👀眼睛标志 2.锁定图层: ①锁定透明像素:透明像素被锁定无法修改,反过来就是说透明像素外绘制的图像可改变,一切正常操作; ②锁定图像像素:所有图像像素被锁定都无法修改,但可以移动。 |ω・)و ̑̑༉新发现:可以用魔术棒选择空白透明像素新建图层做剪影; ③锁定位置:图像位置被锁定不能移动,其他一切都能正常操作; ④锁定全部:不能移动也不能动笔。 【锁定的意义:单独修改和防止误操作画错图层】
★鼠标左键选择图层呈现紫色,白纸:新建图层;垃圾桶:删除图层;养成给每个图层命名的习惯,好区分。 1.不同图层互不干扰 2.不同区域的换图层画,方便单一修改 3.草稿线稿上色也分不同图层 基本常识:上面的图层会盖住下方图层,图层也可以用鼠标拖动移动位置。(例如一般线稿图层都在最上方,上色图层在下方。)
1.首先驱动要安装好; 2.手抖修正个人建议调3-5,根据需求调节(注意数值越低线条越容易抖); 3.画笔的“最大大小”调为0%。 保证线条的流畅和粗细变化上面三点缺一不可。 😆拓展:线条的模糊程度:通过五个方块的选项去调节。(一般取中间值)
1.选区工具先框住要修改的局部; 2.调整 Ctrl+T自由变换, 按住Shift不放用鼠标左键拖拽等比例缩放; 3.局部变换,按住Ctrl键不放; 4.调整好后,回车键确定; 5.Ctrl+D取消选区。
线的动静(对物体动态的理解): 1、速度线(排线) 2、特效线(例如,漫画中常见突出视角的线条) 3、PS做出冲击力画面:圈选区域-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调节方向和模糊度。 4、练习建议: ①找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画面分析设计(如,静态摆拍/动态抓拍) ②画角色可以尝试具有动感画法(比如S型,前提,对透视有一定理解)
线的软硬: 1、硬线:直线带棱角 2、软线:带弧度 3、美术术语:宁方毋圆:方块立体结构更有利于理解物体的明暗。 4、萝莉:偏软的线条;正太:偏硬一点的线条; 5、软硬也可以用于表达不同材质的物件:如木块和水滩的区别。
线的长短 设计基础:点线面 涉及到排线(素描) 短排线就是适合在物体里面和小面积进行的线 长排线就是大面积和物体外部进行的线 训练手稳是重点 锻炼发散思维,瞎画一个轮廓,之后设计想象丰富内部,同时也能锻炼线条 点一般是用来吸引视觉中心的 线是表达结构和点缀的 面就是要看一个切割和比例
继续添加细节。 【眼睛】 上眼睑的厚度,会对眼球产生投影,所以眼球上半部分更暗。 【鼻子】 (略) 【暗部的反光】 暗部的反光可以让人看出细节。 【人头结构】 人的头部两侧是被门夹过的,所以像钢铁侠一样,两侧的形状是接近平面的。 【鼻子】 鼻子是面部海拔最高的地方,遮光、受光最多,所以面部调子中鼻子部分是最明显的。 鼻翼与口轮匝肌中间一个区域,稍亮一点。 【眼睛】 眼球是一个球体,了解其结构,根据结构细化。 【脸蛋儿】 橡皮擦把脸部轮廓擦一些,变美一点。 【面部材质】 good2(笔刷?)可以形成类似面部毛孔的材质。 【肌肉】 下巴肌肉,有部分是个球面,画好了很好看。 【调整亮部】 太亮的地方用大面积笔刷刷一下,然后用模糊笔刷磨下皮。 【头发】 可以用套索工具分批划出区域绘画,画鬓角。 【液化整容】 用液化工具整容。 【亮部细化】 亮部分为高光和灰部,先把灰部画出来。 算了,这3节课只能用来了解绘画流程。
01.线条总是画不准的时候,可以框选线条,Ctrl+T变形成想要的形状 02.线稿:黑/实(太死)、浅(方便上色)、有深有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