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笔记
1.材质不同粗细不同。例:皮肤(细,圆润);布料(深,粗) 02.细:日漫线稿;粗:美式Q版(概括) 03.外轮廓(粗,突出);前后(粗细) 04.材质之间用加粗/深的线来区分,用粗细和深浅让线稿有层次感 05.学习:搜索美漫线稿,很多日漫也会参照这种表现手法,多练手 06.外轮廓不要断断续续,加粗,提高画面整体性
01.线条总是画不准的时候,可以框选线条,Ctrl+T变形成想要的形状 02.线稿:黑/实(太死)、浅(方便上色)、有深有浅(建议)
线的深浅 1. 线稿颜色太深,会显得死 所以整体颜色不要太重,浅色线稿适合上色。 2. PS 画笔-传递 (可以控制力量,线有轻重) 3. 【视觉中心】 在头部(重一些) 次要部分 下半身(浅一些) 分主次关系
介绍课 一、练习 了解人体结构 物体的结构 临摹(描线) 二、画线条 1.线条一笔带过(画快),尽量拉长,画得慢有坑洼 2. 多练排线,打圈圈
复制自用—— 线的动静(对物体动态的理解): 1、速度线(排线) 2、特效线(例如,漫画中常见突出视角的线条) 3、PS做出冲击力画面:圈选区域-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调节方向和模糊度。(所有颜色等完成之后模糊) 4.画角色时尽量不要画笔直的,稍微偏S型,可用简单的形状构建形体 5.线的动静可简单理解为:摆拍or抓拍
分清主次关系,辨别深浅所在 (多练习线条吧,那群笔记没啥用,线条练成老师那样开个传递,后期再用橡皮或者排笔触的方式稍微改一下就行)
(1)线稿不宜画得颜色太深,太深不适合上色 (2)传递可以使画笔画出的线有轻重缓和感 (3)视角中心线要深,次要的地方要浅,主次关系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