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像大小:整个图像的大小。 点击图像→图像大小 快捷键: AIt+Ctrl+I 更改图像大小,是改变图像内容和画布的比例 2.画布大小:图像背景的大小。 点击图像→画布大小 快捷键: AIt+Ctrl+C 注意:更改画布大小,是改变不了图像比例的。
1.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 色相(颜色的外观选择) 饱和度(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反之越灰暗 明度(明暗程度) 快捷键: Ctrl+U 2.图像→调整→色彩平衡 色彩平衡(可以理解为是对画面进行了分区可以单独针对某一项进行调整,用于画面后期调整) 快捷键: Ctrl+B
1.色阶(可以理解为滤镜) 点击图像→调整→色阶 快捷键: Ctrl+L 2.曲线 点击图像→调整→曲线,快捷键: Ctrl+M 向上拉,变亮;向下拉,变暗。 ★按住Alt建可点击复位还原
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 1.亮度:画面的发光强度 (跟明度是有差别的,明度是全黑到全白的明暗程度) 2.对比度 画面最暗和最亮的比值 (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对比度就越高) ★拓展: 平移复制图像:移动工具→Shift+Alt
PS自动保存:点击“编辑”→"首选项”→“文件处理”(可选择设置几分钟自动保存一次) 实时保存: Ctrl+S 文件保存: Shift+Ctrl+S 常用格式: PSD(源文件,图片内容都有保存下来方便再次修改) JPG(是压缩过的图片,不能修改,可选择不同清晰度)
PS自动保存:点击“编辑”→"首选项”→“文件处理”(可选择设置几分钟自动保存一次) 实时保存: Ctrl+S 文件保存: Shift+Ctrl+S 常用格式: PSD(源文件,图片内容都有保存下来方便再次修改) JPG(是压缩过的图片,不能修改,可选择不同清晰度)
如何调出导航器:点击“窗口”→“导航器” 导航器的作用:1,画面放大后,可以快速定位画布的某个区域; 2,调节文件界面的大小; 3,预览画面的整体
面板菜单(右上角) 图层过滤 只显示图像图层/文字图层等 混合模式(后续讲) 图层隐藏显示(眼睛标志) 图层缩略图 图层名称(双击重命名,边回头看) 删除图层(点击垃圾桶删除,或者拖动到垃圾桶,选中某图图层按shift+其他图层—批量删除) 新建图层/合并图层 选某图层按shift+其他图层-批量合并 新建分组 创建新的填充/调整图层 添加图层蒙版 白色 黑色-透明处理 灰色-半透明处理 链接图层 链接图层同步移动
双指缩放;双指撤回; 单指长按吸色; 三指下滑:剪贴拷贝; 把图层往右划,实现图层多选; 图层双指右划——锁定,只能在限定范围内绘制;
模糊:高斯模糊, 动态模糊,透视模糊(将画面中心突出出来); 锐化:不是很常用; 杂色:颗粒感; 液化:类似瘦脸功能; 克隆:先选定; 颜色调整:调整色相或者饱和度 曲线:伽马——S曲线
选择画笔工具,用鼠标右键可选择不同笔刷并调节参数。 调节笔刷大小(粗细)快捷键:左括号【缩小,右括号】放大。 硬度调节:笔刷边缘的软硬度。硬度高-实边;硬度低-柔边。 不透明度:就是透明改变 流量:类似毛笔水分含量(流量大:颜色重,同时可当浓度来调节)
修复工具(J) 仿制图章(S) 路径选择工具(A) 形状工具(U) 只能用路径选择工具(A)移动形状图形可选择工具修改形状 屏幕模式(F)可更改屏幕的样式
所有笔记